Chat with us, powered by LiveChat
桃疮痂病的发生和防治

桃疮痂病的发生和防治

时间:2019-4-12

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,是桃树上重要的果实病害。它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桃的品质和产量。寄主除桃之外,还有李、樱桃等核果类果树。

病菌主要危害果实,也可危害叶片和新稍。果树发病多在果实肩部,先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,后呈褐色痣状斑点,直径为2~3mm,严重时病斑聚合成片。病斑扩展仅限于表皮组织,病部组织枯死后,果肉仍可继续生长,因此病果常发生龟裂。果梗受害,果实常早期脱落。新稍被害后,呈现长圆形、浅褐色的病斑,后变成暗褐色,并进一步扩大,病部隆起,常发生流胶。病键组织界限明显,病菌也只在表层危害,并不深入内部。翌春,病斑上可产生暗褐色小绒点状的分生孢子丛。叶片被害,在叶背出现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灰绿色病斑,以后病部转褐色或紫红色,最后病部干枯脱落而形成穿孔。病斑比较小,发生严重时可引起落叶。

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枝孢属的嗜果枝胞菌。分生孢子梗略带浅褐色,弯曲,有隔膜一至两个,单枝或稍有分枝,数枝集生。分生孢子顶生,椭圆形,单胞或偶尔有双胞,浅橄榄色,单生或呈短链状。

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的病部越冬,翌年4~5月产生分生孢子,经风雨传播。分生孢子萌发形成的牙管可直接穿透寄主表皮的角质层而入侵,叶片通常自叶背入侵。病菌侵入后,菌丝并不深入寄主组织和细胞内部,仅在寄主角质层与表皮的间隙扩展,并形成束状或垫状菌丝体,接着长出分生孢子梗并突破寄主角质层而外露,然后形成分生孢子。病害潜育期较长,果实上约为40~70天,新稍及叶片上为25~45天。果实上当年产生的分生孢子,只有晚熟品种才呈现症状。

防治方法:

每年初春,结合修剪除有病枝稍,集中烧毁,全园喷5度石硫合剂1次,压制病菌的初侵染源。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,降低树冠内湿度。果实套袋。

从桃树谢花后15天开始到6月中旬,每隔12~17天喷1次60%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。

版权所有:http://www.peanhsmt.cn 转载请注明出处
13921116940 发送短信